暨智能体育产业博览会
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“产、学、研、用、政、金、媒”多方权威单位,共同组织的“第三届全国体育人工智能大会”将于2025年10月30日-11月1日在北京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(中关村会议中心)举办,并同期举办“智能体育产业博览会”。通过多位一体的创新模式,打造集技术交流、成果展示、产业对接、竞技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平台。届时将汇聚国内外院士专家、行业领袖、创新企业等各界精英,重点展示智能体育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、创新产品和前沿应用,深入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。作为国内智能体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行业盛会,本次活动将充分发挥平台效应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,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人工智能引领体育未来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ds the Future of Sports)
时间:2025年10月30日(周四)-11月1日(周六)
(为期三天,第一天报到,后两天会议+展览)
地点: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-会议中心(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)
主办单位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
承办单位
首都体育学院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体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
北京车库咖啡产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
大会主席
戴琼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
大会共主席(邀请中)
高 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鹏城实验室主任
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西安交通大学教授
宋永端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、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
任福继 日本工程院院士、电子科技大学教授
Leonardo Chiariglione MPAI主席
萨缪尔·马尔科那(Samuele Marcora)博洛尼亚大学教授、意大利体育科学学会副主席、第三十届欧洲体育科学学会年会主席
大会执行主席
何 明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
杨海滨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
大会学术委员会
主 席
孙富春 清华大学教授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
黄铁军 北京大学教授、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
陈作松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、副院长
委 员(按姓氏笔画顺序)
于 洋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
于 涛 清华大学教授
马少鹏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
马 楠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毋立芳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王丽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
王 坤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
王国祥 苏州大学教授
王 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
卢朝霞 山东体育学院教授
史东林 河北体育学院教授
史建国 原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秘书长
史晓刚 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
乔俊飞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任 杰 上海体育大学教授
刘 卉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
刘 宇 上海体育大学教授
刘 涛 浙江大学研究员
闫正英 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
李岭涛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
苏业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
连云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医疗健康大数据与网络中心副主任
吴 剑 中北大学教授
谷富云 北京岚科天下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
汪晓赞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
宋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
张海洋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
张松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
陈树君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陈 煜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
林剑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
欧阳波 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
罗元磊 北京众诚云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
周继和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
周志雄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
周致赜 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
郑伟涛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
赵 勇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
钮建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
段 锐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
侯莉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
贾 伟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
唐东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
桑新柱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
黄樟钦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彭玉鑫 浙江大学教授
董传升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
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
薛静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
大会组织委员会
主 席
张 霞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
副主席
左 伟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、副院长
霍 波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
尹宝才 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、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委 员
李春治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
白金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校办公室主任
张世平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
苏如峰 首都体育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
张有为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党总支书记
周志雄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
第一天全天:大会报到
第二天上午:开幕式、大会报告
第二天下午-第三天全天:专题分会、同期活动
议题方向包括动作捕捉技术的算法优化、多模态数据融合、实时姿态估计、运动轨迹分析、计算机视觉、惯性传感器、深度学习模型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,以及动作识别在体育训练、医疗康复场景的落地挑战等。
专题主席:刘 涛,浙江大学教授
贾 伟,合肥工业大学教授
于 涛,清华大学教授
专题秘书:李 通,浙江大学研究员
议题方向包括聚焦柔性传感器、生物信号检测、低功耗设计及设备微型化,心率、肌电、压力等生理参数监测技术,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、运动表现评估中的创新应用,以及数据精度与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等。
专题主席:马 楠,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陈 煜,北京理工大学教授
苏业旺,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
专题秘书:彭克林,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
议题方向包括运动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与可视化、运动员表现建模、赛事数据挖掘、训练负荷优化、大数据平台构建、AI预测模型、数据驱动决策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中的实践等。
专题主席:唐东辉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
郑伟涛,武汉体育学院教授
周致赜,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
议题方向包括AI赋能的健康监测、运动干预及个性化健康管理,包括健康风险预测与评估、行为干预技术及个性化健康管理、慢性病运动处方、体医结合模式、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,以及AI技术在主动健康行为分析、运动行为分析、虚拟教练及社区健康服务、多模态决策支持、伦理与隐私保护、群体健康管理中的应用。
专题主席:卢朝霞,山东体育学院教授
刘 卉,北京体育大学教授
周志雄,首都体育学院教授
专题秘书:李宁宁,山东体育学院副教授
议题方向包括康复机器人、虚拟现实训练、运动功能障碍评估,术后康复、神经损伤恢复等康复场景中的智能辅助设备,生物反馈技术及远程康复系统的研发与临床验证等。
专题主席:王丽珍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
侯莉娟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
专题秘书:李 侨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教授
议题方向包括运动装备、工作场景的人体工学设计、运动生物力学分析、疲劳损伤预防、人机交互界面优化、以及基于仿真和实验的工效学标准制定等。
专题主席:钮建伟,北京科技大学教授
张松源,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
王 晨,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
专题秘书:郑靖越,北京科技大学特聘副教授
议题方向包括装备智能化(如智能跑鞋、运动服装)及物联网组网技术、装备性能监测、环境自适应设计、5G和边缘计算、运动数据云端协同、基于大模型运动数据智能处理等。
专题主席:黄樟钦,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彭玉鑫,浙江大学研究员
专题秘书:王菁艺,北京工业大学博士
议题方向包括虚拟运动环境构建、沉浸式交互与训练效果评估、VR在心理抗压、战术模拟、康复训练中的场景开发、多感官反馈技术、体育视频字幕生成、群体行为识别、时序定位、事件检测、动作质量评价,以及运动认知协同机制研究等。
专题主席:毋立芳,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李洪刚,北京璇米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
桑新柱,北京邮电大学教授
专题秘书:荆 雅,北京工业大学讲师
六、同期活动
(一)智能体育产业博览会
博览会旨在汇聚国内外智能体育领域的创新成果、优秀产品及解决方案,搭建一个展示、交流、合作的平台,致力于打造国内智能体育产业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盛会。博览会包括智能体育器材、体育大数据平台、智能赛事、智慧场馆、智能穿戴、智能体育应用等国内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。
(二)首届全国体育机器人大赛
组织开展机器人大赛,本次大赛包含双足机器人50米短跑赛、四足机器人障碍竞速赛、外骨骼机器人负重越野赛、机器人接力赛、机器人机械臂投掷赛、体育科技创新设计赛、绿野智跑智慧定向挑战赛等。大赛致力于打造集体育竞技、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,通过7个项目的体育机器人的创意设计、工程制作与竞技比拼,全方位展现我国体育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。赛事面向高校、高职高专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,旨在点燃科技创新热情,推动体育机器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深度发展。
(三)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流会
(四)产业链链长制会议
(五)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
(六)项目路演融资对接会
(七)需求对接会
(八)青年科学家专题论坛
(九)人才招聘会
展览展示区 展商征集中,欢迎智能体育器材、体育大数据平台、智能赛事、智慧场馆、智能穿戴、智能体育应用等国内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和机构参与!
组委会联系人:
王老师:手机/微信:13011087306
大会官网:https://ais2025.kechuangfu.com/10301
胡晶晶